荒山变青山 青山是金山

2018-08-27 15:57:03

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
荒山变青山 青山是金山

  在玛旁雍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保员加南爱上了这份工作,日日出巡;
  在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辛勤劳作的达娃每天有180元收入,乐此不疲;
  在达东村,当保安的丹真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觉得生活有了奔头;
  ……
  古语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意思是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资源,就依靠这种资源生活。在西藏,靠山吃山让老百姓守着绿水青山就能过上富日子,靠山吃山有了个新吃法!
  近年来,我区正确处理“十三对关系”,在处理好保护生态和富民利民的关系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西藏建设,让更多农牧民群众在生态保护中增收致富,呈现出环保增收“微”力无穷的景象。
  加南爱上了他的工作
  仲夏的早晨,在玛旁雍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野保员的加南一早就出门了。“我每天在湿地周围巡逻,捡捡垃圾、看看灌木丛、观察湖边的野生动物。我发现,这些年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植被的人越来越多了。”加南表示,“野保员这个工作很不错,不仅能为保护家乡生态环境尽一份力,还有工资收入。”
  2017年7月,玛旁雍错湿地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保护区共设立6个管理站和3个管理点,共90名管护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巡查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目前,玛旁雍错湿地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在全区,像加南这样靠保护环境增加收入的群众有60多万人,每人能获得3000元现金收入。
  西藏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这里不仅是我国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整个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
  一直以来,中央、自治区高度重视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那么,究竟如何处理好保护生态和富民利民二者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我区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举措。
  区环境保护厅严格环境准入与监管,积极提升环评审批服务质量,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予以“一票否决”。同时,为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收入群体,提供生态补偿脱贫岗位62万个,落实岗位补助资金18.6亿元。
  区农牧厅加大草业推广力度,在日喀则和那曲推广实施“南草北牧”模式,鼓励种植户跨县、跨市地销售,实现农牧结合、草牧并举、草畜一体化发展,全区草业年产值达到12亿元左右。
  区国土资源厅积极推进地质公园建设与开发利用。札达土林和易贡国家地质公园建成以来,既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发展。
  在处理好保护生态和富民利民的关系中,我区各级各部门积极作为,进一步深刻把握第一责任和第一要务的辩证关系,广泛组织群众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更好地提升了生产力。
  达娃对收入很满意
  日前,记者在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看到,一块块草方格整齐有序地被固定在沙堆上,周围的喷灌设备正喷洒着晶莹的小水柱。从示范区附近的扎囊县扎其乡充堆村、罗堆村赶来的村民正在制作小木棍,用来固定草方格。
  “一天可以挣180元,一年下来大概有4万元收入。”正在制作固沙小木棍的达娃坐在简易棚下,面对记者的采访有些不好意思,他用不标准的普通话笑呵呵和记者交流。他说,他家就住在扎囊县扎其乡罗堆村,离干活的地方不远,既能顾家,又能增加收入,他很满意。
  站在示范区的沙丘上,已经看不到大片裸露的沙地。记者的脚下是草方格,远处几百米开外是防护林,一片郁郁葱葱。
  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是目前我区唯一的地市级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示范区包括扎囊县桑耶镇和乃东区多颇章乡,建设面积近5万亩,计划投资近3000万元,有效控制沙化面积13000多亩。
  “据初步统计,桑耶镇示范区流动沙丘面积减少80%。大面积的流动沙丘或半流动沙丘变成了绿洲,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山南市林业局营林科科长洛桑索朗说,通过示范区建设,探索和积累了在高寒干旱地区进行防沙治沙的技术和经验,为山南乃至全区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借鉴。同时,山南市通过积极鼓励、引导农牧民群众参与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极大带动了群众增收。
  西藏作为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重点防治地区,多年来先后实施了阿里地区狮泉河镇风沙治理、藏东南防沙治沙、山南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防沙治沙、自治区财政专项防沙治沙、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各类防沙治沙工程项目,沙化趋势初步遏制,沙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群众生活生产水平明显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土地荒漠化与贫困相伴相生,互为因果。记者采访中最大的体会是:沙地上的绿洲不仅能防风固沙,还能鼓起群众的腰包。这既是群众参与生态保护的新方法,也是我区巧妙处理好保护生态和富民利民关系的真实写照。
  丹真吃上了“旅游饭”
  达东村,距离拉萨市18公里。这里交通便利,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厚,被称为“太阳山谷”。然而,长期以来,这座传承千年的古村落藏在深闺,不为人知。
  近两年,随着“达东村村容村貌整治暨扶贫综合(旅游)开发项目”的实施,达东村实现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
  对此,20岁出头的丹真最有发言权,他家中虽有18亩耕地,但在旅游项目开发前几乎没有积蓄。近两年,随着项目的不断实施,丹真当上了景区保安,每个月3000多元的收入让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不用出远门就可以解决全家生计,还可以照顾家里,这样的工作很好。”丹真说。
  “以前我们村里没有什么产业,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都靠务农,增收的机会也少。自2016年达东村整村改造项目实施后,村民们有了工作,年底还能拿到项目分红。”拉萨市柳梧新区柳梧乡达东村党支部书记多吉向记者介绍说。该项目不仅有效带动了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还为游客提供现代与历史、生态与发展和谐相融的旅游新体验。目前,达东村已成为西藏乡村发展民俗旅游的示范标杆。
  达东村的变化只是我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17年,我区农牧民群众旅游从业人员达12.5万人,比2016年底新增1.5万人,人均收入1.2万元。通过大力发展旅游,建档立卡贫困村中有313个村实现脱贫摘帽,涉及8171户、2934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群众参与旅游服务意愿逐步增强,收入稳步提升,旅游扶贫模式百花齐放。
  旅游业作为典型的绿色产业,已经成为我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点。今年上半年,全区旅游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冬季旅游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全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115.61万人次,同比增长29.6%,实现旅游总收入124.68亿元,同比增长34.7%。
  自治区旅发委主任王松平表示:“我们将继续打生态牌,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一要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的底线,持续修复、优化生态环境;二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造血式’发展,以旅游业带动扶贫攻坚。”(记者 王菲)来源:西藏日报